學習小筆記

2012/01/31

【book】拖延心理學


拖延心理學

往往看了這種書,總是有對號入座似的,看完後,深覺的拖延。

追求完美,也是一種拖延…
害怕成功,也是一種拖延…
什麼都會跟拖延沾上了邊,無論為生活、社交、衛生習慣、自我內外的管理,很多情況下都會有拖延的情形發生,只是滯留的時間長與短的的問題。

我們的小腦袋每天都在格式化式的,不停的重組,而產生新的思考方式,就書本說的內在深層的記憶的那部份,個人閱讀後是覺得是由生理直接的影響,就算心理一直說不怕,但俱有動物本能的說我們,還是為因此而抖怯,除非用體驗戰勝記憶,在一次的重組腦中的方程式,另外書中也有提到內隱記憶(內隱記憶,是我們學會說話和思考以前的經驗和記憶)的啟動,恐懼與逃避間的關系,據心理學家Donald Winnicott所敘:「我們恐懼的事,是已經發生過的事。」(所以要深信活在當下,那已經是過去的事了)

感受是獨一無二的,本能和直覺是一種智慧,然而理性的思考,根據外在因素做決定,並無法讓你了解正確的感受。

大腦先天「非常重視社交」,根據「鏡像神經元」,一個人大腦的狀態會影響另一個人的大腦狀態。(所以,可由此解釋為何會有物以類聚的成語嗎?呵呵)

大腦的左半部的某部份掌管了正面情緒,此區堿的啟動會讓我們感到放鬆、更開心,反之,右大腦為負面情緒。使腦部「左移」(剌激左半球)可強化免疫系統及迷走神經。(正念修行阿!)

防止拖延的法則,書中提到了太多,但是看到此項目,整個讓我內心出現驚嘆號了起來-拒絕電子上隱」,跟現在社會景象及學習情形實在是最相關的,此項內文中提到,大腦其實無法多工處理(每次轉移注意力需要0.7),然而資訊的接收也是一項問題,太多資訊涌入,遠超過大腦所能處理的限度。限制資訊的吸收量完全看個人而定。

現在走到街頭上大大小小的人拿著行動,滑刷著手指,瀏覽著fb,玩著遊戲。有時候總是會想想,部分過度的開發相關的產品及結合應用,可能呈現的只是噱頭,應用著寵壞本能及感受能力,達到一些效益,偶爾也要反向思考一下,有必要嗎?回到正題,「拖延」閱讀完後,我覺得是要靠「行動」來化解,光是排好著行事曆也是無用的,還是要身體力行,祝我們向「拖延」說再見,迎接時間的懷抱。(此時不知為何,突然想到了FLOW)

1 則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