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NOTE】
●感性認知 -> 理性價質
1946-1964戰後嬰兒潮
|
X世代
|
Y世代
|
生活品味
健康養生
|
Ikea
生活設計享受
|
網購
線上遊戲
|
●原來ikea的玻璃來源是TW阿
●概念演化
1970s
|
1990s
|
2000s
|
2000s-後
|
品牌功能
|
品牌價格
|
服務資訊
|
品牌忠誠
|
●Market
感性消費
|
質的消費
|
量的消費
|
情緒體驗
心理滿足
個性展現
|
有特色質量兼具
|
買的到
買的起
|
●依消費者能有不同,感性消費層次
初級感性消費
|
深度感性消費
|
商品知識較缺乏
消費經驗決乏
|
充份知識
消費經驗
|
●創意產業->營運模式的創新
●OEM
-> OBM
●Q(品質)C(成本)D(交期)
趨勢方向->
1、美容休閒產業 (自我追求)
2、老年化->高族群設計
3、中小企業發展
【Qualia】
感質元素-
A-attractive
B-beauty
C-creativity
D-delicacy
E-Enigneering
【search】
上網搜尋了一下,關於此單位的活動。
另外是有關感質設計的查詢 from wiki
QUALIA 涵義 (click)
QUALIA - 感質。這個名字是來自拉丁文「qualia」,意即quality品質。在拉丁文裡,「qualia」代表腦部針對無法量化的品質差異之認知功能,是一種非常微妙、難以言喻的感官活動。QUALIA,構成人類感覺得一種獨特質感,心靈感動,讓人留下一生難忘的記憶,透過感覺、經驗、記憶、追求「幸福的感覺」;再將之寄託於「有形」的物體上,讓人們留下驚奇和感動。
【Comment】
這次演講的主題為”感質設計”此次演講的內容較偏向於行銷方面性質。
感質設計上除了abcde之外,還有一些因素的存在,感性設計、感質設計,主
要的目的還是---”如何打動人心”,體驗中的價值, 抽像的詞彙,也只能用
心去體驗了。除說提到感質設計外,講師有提到在市場上,"展示"的效果,也
決定了產品吸引人的目光,還有行銷上的策略,是一環連結著一環的。
聽完這次演講,最有興趣的是提到工作坊的部份,與業界人士進一步的接
觸,瞭解當下的需求,才能把設計拉回現實,做出有益、有幫助的,實際的體
驗,才能感受到其中的價值。
其實阿 ‧‧‧‧除了溫暖人心外,我覺得要有所表現。
溫暖人心後的行為,沒有表現,一直悶著也不好,
總覺得行動是個很棒的舒發管道。
-----個人小談
話說最近跟一位日本人(25歲)聊天,
他說…他覺得現代的日本人缺乏了"關心",
雖然不能以一人之言,定義一切,
但是看到了這一段的文字
讓我想到了,日本不是在感性上下了一大的工夫以及造詣
但是有如此的感性的思維,和週遭的體驗,為何人心的部份
還是會讓人覺得 缺乏了 關心呢???
總覺得感性,是讓人感受到愛與溫暖的
也許就像是老媽的經典話:
『嘴巴是長來做什麼的』-----『講話阿~!!!!』
有關Qualia...去看看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Qualia
回覆刪除會比看新力(Sony)公司的商品企劃的解釋好,畢竟你們是研究生,看看"哲學"上不同學者對"感質"存在與否的爭議(與不同立場的討論)會比較好一些。
(喔~要看英文版,中文版資料很少)
好的!
回覆刪除我看完會在補充上去 :) thx